苏浙沪调查之三:营改增中运输企业扶持政策落实
编辑:
系统管理员
文章来源:
湖南物流与采购
时间:2013年7月25日 00:00
苏浙沪营改增情况系列调查之三本报记者 宋晓亮
面对营改增带来的税负环境变化等挑战,一些优惠扶持政策并未落实到物流运输企业。为了生存,企业不得不采取一些或主动或被动的应对措施,如找“有门路”的大企业代开发票;拆分、转移企业或转行;通过涨价转移税负成本;其他方面严格控制成本等措施来维持企业的经营。
扶助政策不易落实
据正在筹备营改增的山东省有关部门测算,山东省试点后每年可减轻纳税人税负126亿元,尤其是小规模纳税人受益更大。地方财政减收60亿元。营改增以后交通运输业年销售额500万元以下的就是小规模纳税人,它只按3%的征收税率来交增值税;另外,开了这3%,如果到税务局交给一般纳税人,可以抵7%,可以说是双重受益。从事现代服务业的小规模纳税人由原来的5%营业税税率降为3%的增值税征收率,下降幅度超过了40%。
不过在营改增试点中却存在着相关优惠政策在部分地区落实难的问题。
“物流运输企业实际没有享受到增值税的税收优惠。我们在上海有分公司,经历了营改增第一次试点,当时现代服务业、交通运输行业税负是增加的。上海等地推行过类似政策:营改增施行半年后,让企业报税负增加多少,而后进行适当的补贴,但补贴的实际运作往往比较滞后。我们公司总部在深圳,当地政府重视承诺兑现,税负增加超过一定额度或数量就进行补偿;但补贴前有关部门会来查账,任何企业都不欢迎有人来查账,所以一些企业增值税发票开少了也不愿去要补贴,否则会增加一些工作量和不必要的麻烦。”一家总部在深圳业务遍及全国的物流企业知情人士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税收负担跟营改增前相比是重了,主要是抵扣项没有那么多。国家对营改增试点行业的政策倾斜也没看到,营改增对小微物流企业压力大。一些信息不畅通的小企业,客户要求开发票,自身不能开,又不能及时找到代开发票的企业,那就可能会死掉。至于对小微企业的税收优惠,社会上虽有传言,但在当地并没有形成公文正式公布出来。”浙江省绍兴市一家运输企业知情人士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苏州一位物流运输企业负责人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得益于他们企业去年设备采购额较大,因此顺延抵扣目前税负不高,但是到税务部门完成抵扣退税这块操作流程有点困难。
财政部税政司司长贾谌向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对税负增加比较多的企业,应适当给予倾斜。
“营改增后地税改为国税,收税更规范一些,地方征收有些小出路等问题。地方往往从自身利益考量,对企业的生存不够关注,做不好放水养鱼,由国税征收能避免地方一些相对具有盲目性的做法。”长三角地区一家不愿透露企业信息的物流业主向本报记者表示。
企业的应对措施
从和讯网透露的2012年底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的调查情况来看,58.6%的交通运输业受访企业反应税负增加。华税律师事务所中国税务部认为,主要是两方面的原因带来交通运输企业一般纳税人税负增加。一方面,交通运输企业11%的增值税税率,不仅高于原先3%的营业税税率,还高于试点的其他现代服务业(有形动产租赁除外)6%的增值税税率;另一方面,交通运输企业抵扣的不充分带来“进项税额”偏少。
企业在生存环境趋紧的形势下如何维持经营呢?
“企业会千方百计减少开支,试点前相关协会也会预先组织企业到有经验的地方如上海学习一些规避手段。”浙江省一位既了解运输企业又接触税务部门的不便署名的权威人士向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透露了当地运输企业的避税措施:一是从企业规模入手,将大企业拆分成小的,可以享受小规模纳税人待遇;二是现金交易,税都不用交;三是转投其他税负不高的服务行业;四是注册地转移,转到税负低的地区,比如从浙西南跳到江西注册。
小企业可以去当地的一些大型物流企业代开发票,个别有背景的大企业能代开发票,从中享受部分收益,一位不想透露任何企业与个人信息的浙江省交通运输企业知情者(下简称浙江省运输业知情者)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作为国企,他们还有一定的任务量,有背景能做许多其他企业做不了的事。替中小企业开票让他们开票额度高会显示自己业绩比较好,有一定的政绩工程在里面,表面有5到10个亿的营业额,而真实的营业额远比开票额度要低。”
“而对中小物流运输企业,税务局会根据上一年的实际营业额,预测下一年的营业额,从而划定一个额度。税务部门不会去一个个对发票,而主要看你总营业额,通过发票核定营业额,从正规渠道走账就可以。如果发票与营业额出入太大,税务部门会来查处的。”浙江省运输业知情者表示。
江苏省一位不便署名的运输公司知情人士向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税收负担无论多少其实最终都转嫁给了消费者,比如买个车标价10万元,加上11%的税负,就变成了11.1万元。税率这么高,有些企业在购置车辆等高投入设备中会通过一些复杂操作避税。
在成本提升的压力下通过涨价来转移税负往往成为一种最直接的手段。
“物价局是根据成本来核定票价的。比如目前11%的增值税税率,导致运输企业利润消耗殆尽,那物价局评估重新核定价格后票价就涨了,否则没有利润企业就会垮掉。”江苏丹鹤汽车运输有限公司财务科戴科长向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
苏州一家物流公司不便署名的相关负责人也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物流企业成本增加到一定额度后最终往往都选择涨价将负担转移给下游客户,导致商品物流成本上升,传导给终端消费者。
上海一位不便具名的物流企业主告诉本报记者,他们增加的负担也都转嫁到厂家这块了,单子达不到一定利润他们不会做。
面对税负增加,部分企业不得不从其他方面控制成本,不过由于利润空间本身就不高,这方面的潜力也不大。
现在利润太低只能控制成本,比如限制员工工资和汽车拥有量等。上述浙江省运输业知情者透露,“现在物流企业利润高的也就能拿到20个点,一般的也就10来个点,增值税11个点对运输业影响很大。作为企业老板现在可能觉得税收是最令企业无可奈何的负担,因为价格、服务等业务上的操作企业都可以争取改进,但税收上自己则没有太多斡旋余地,如果拿不到增值税发票,其他能拿到发票的企业会在第一时间把你掐死,而提供增值税发票税负肯定会增大。”来源中国经济新闻网-中国经济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