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果将这些年来我国物流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做一比喻,2005年前它像是一张简笔画,2005年后则逐渐绘成了一幅壮丽蓝图,此间无论在规模还是质量上,我国物流职业教育的转型升级之路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图为: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任豪祥
如果将这些年来我国物流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做一比喻,2005年前它像是一张简笔画,2005年后则逐渐绘成了一幅壮丽蓝图,此间无论在规模还是质量上,我国物流职业教育的转型升级之路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日前,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任豪祥在接受《现代物流报》记者采访时,回顾了十年来我国物流职业教育的发展与变化,总结了期间取得的成绩、收获的经验,更分析了当下物流职业教育的形势和所面临的诸多挑战,并为未来物流职业教育更好发展提出了一系列建议。
创新发展迎来巨变
从2005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算起,到今年6月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再度召开,一转眼已过了十年时间。针对此间我国物流职业教育所历经的成长过程,任豪祥认为,用“巨变”二字来形容并不为过。他告诉记者,不管是从发展环境、人才培养模式、产业支持还是办学规模等方面讲,我国物流职业教育都有太多变化值得铭记。
发展环境
国家在大的经济环境上发生了变化。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明显,特别在加入WTO后,我国经济和全球经济关联度更加紧密,已成为世界的加工厂,以及一个在全球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地位的制造大国。期间,各行各业都要与世界接轨,都需要具备专业知识的职业技术技能人才作为支撑,因此也对我国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推动了其进一步发展。
我国在教育制度改革上进一步深入。20世纪90年代初进行的国家高校体制改革,使得很多隶属于各产业部门的大学及具有行业特色的院校,都归为教育部或地方政府主管,进而造成职业教育与行业脱离,人才培养偏重于理论教学。2005年后,改革之势兴起,政府大力推进行业在职业教育中的引领作用,缓和了一线物流人才的供需矛盾,推动了物流职业教育的发展。
物流业快速发展起到明显促进作用。据估算,政府每年在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资金投入,基本高于GDP平均增长水平。近几年,国家更是愈发重视、支持物流业发展,从产业地位确立到各部门给予的政策支持力度,皆为物流业快速发展创造了条件。而产业发展对物流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带动后者快速发展,以保证源源不断地为物流行业“输血”。
培养模式
封闭式培养模式被全面打破。以往,包括物流在内的我国职业教育都存在一个问题:人才培养只是院校的事,人才应用则是社会各行各业的事,从而形成“两张皮”,只能院校提供什么样的人才企业用什么样的人,供应和需求脱节。而当学生进入企业后,企业还要投入大量物力、财力、人力、精力重新培训,使之熟悉企业环境、业务流程,造成学生不符合用人要求,不能很快上岗,资源的极大浪费。2005年以后,这种模式被逐步打破,供需衔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等培养模式正在逐渐形成。
行业引领作用变得更为明显。2005年以前,开办物流专业的院校极少,也没有软、硬件条件,更缺乏师资力量、教材等。现在,教育部门积极推动职业教育发展,企业的用人标准和院校的培养标准的衔接、行业资格证书与院校学历证书的衔接、院校双师型队伍的建设,以及教学标准、教学内容、课程设置、教材编制、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举办、国际交流和教学研讨等活动的举行等,都有行业参与进来,真正起到了引领作用。
校企合作愈发紧密更受青睐。过去,企业不关心人才培养,现在,越来越多企业认识到:教育不仅是教育部门和院校的事情,企业也有责任有义务,毕竟培养的人才是企业自己使用,需符合要求,可立马顶岗,这才能减少员工培养上的投入。于是,校企合作之风兴起,很多企业开始创新合作模式,如订单式人才培养等就很受欢迎。因此,形成了校中厂、厂中校,企业将车间等建在学校,内部还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等。
教学改革推动培养模式创新。当下,物联网等信息化技术发展迅猛,对物流职业教育的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曾经传统课堂为主,教师授课学生听讲,理论教学较多;现在随着网络技术的发达,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正从课堂理论教学向工作过程导向教学,如信息化、可视化、项目化、案例式教学以及实践课堂等人才培养模式转变。这样,既可有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还能提高其实践能力,使学生整体素质得到提升。
伍建设面临新的要求。十年间,我国物流职业教育在师资队伍建设上成绩凸显,尤其是双师型师资建设,教师既懂理论也懂实际运作。这样一方面教学过程中教师更自信,另一方面教授内容学生更喜欢。而且,很多企业高管也到院校做兼职教师,一些企业还为教师提供顶岗、挂职机会;技能大赛等活动更是不只学生受益,也提高了教师的理论和实践能力;国际交流方面,组织去国外院校和企业学习、考察,同样利于通过国际化视野带动国内物流职业教育发展。
产业支持
物流作为国民经济中的支柱型产业,各级政府对物流业给予了大力支持,各个部门出台的相关政策也在推动产业发展,物流产业地位进一步得到凸显。“十一五”、“十二五”规划中都提出要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2009年金融危机时物流业更跻身国家十大重点扶持产业之一,得到国务院高度重视。而这几年,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更把物流作为重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领域,办学条件有明显改善,理论和实践结合更多,院校和企业合作也在增多,全面促进了物流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其中在人才培养方面,2009年由发改委牵头,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物联制定出台《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工作部门分工方案》,明确了在2009-2011年间的目标任务和推动措施,为物流职业教育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物流作为新兴产业,是从过去传统的交通运输业起步,物流的人才培养也应该说是从无到有、由小至大。十年来,我国在物流职业教育上有着成熟发展,数据显示:从2001~2013年,开办物流专业人才培养的本科院校已由1所发展到470所,高职院校由2002年的75所发展到2012年的981所,中职学校由2003年的33所发展到2011年的867所;累计向社会输送毕业生100多万人。其中,2005年以后,物流职业教育在政府、行业、企业、院校的共同参与下,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目前,全国已有2000多所院校开设物流专业,办学质量和人才素质都得到明显提升,一些东部地区更是带动西部地区,建设好的院校也是引领办学条件差的院校,通过学分建设、教研教改、技能大赛等方式一起提高办学水平。
机遇挑战 依然并存
过去的十年是我国物流职业教育取得长足进步的十年,既收获了成绩也收获了经验。但与此同时,面对仍然存在的困难和挑战,我国物流职业教育需要在新形势下实现突围。对此,任豪祥全面解析了当下物流职业教育面临的种种问题,也为此提出了科学、合理的解决之道。
任豪祥表示,2005年至今,我国物流职业教育成果显著,这主要体现在:最大程度满足各行业对物流职业技能人才需求,支持产业快速发展,起到人才支撑作用;全面提升我国职业院校物流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迎来了诸多教学改革上的新成绩;将人才培养模式由过去的传统理论知识型职业教育,向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在专业、能力、创新上相融合的人才培养方向发展。
而在物流职业教育走向成熟的过程中,任豪祥认为,还赢得了不少宝贵的经验。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职业教育发展离不开行业引领和指导,不能脱离行业企业闭门造车,必须贴近社会企业用人需要,了解行业人才需求,并要把企业运作中的对职业人才的知识、素质、能力要求反馈给院校,促使这个行业的用人标准和院校的人才培养结合起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供需结合、社会化办学是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职业教育不能依赖象牙塔式的封闭式教学,必须紧盯社会对人才的具体需求,因为检验人才的是企业,不是院校的自我评价;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基础,只有合格的师资队伍才能培养合格的人才队伍,只懂理论不能培养出技术技能型人才,懂实践有理论的师资队伍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队伍;政府部门对职业教育的宣传是职业教育发展的要素之一,职教发展离不开政府和政策的支持,要积极鼓励企业、社会办学,同时必须做好宣传工作,以解决社会上对职业教育的偏见问题。
当然,对于眼下物流职业教育的发展形势,任豪祥也有着深刻的认识。他认为,眼下物流职业教育迎来了最好的发展阶段,因为:政府各部门高度重视物流职业教育,从全国职教会召开,到习近平总书记批示,李克强总理讲话,以及《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出台,六部门印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政策环境上来说,职业教育发展空间很大;而就物流产业来讲,其定位是国家重点支持的基础性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发展需要大量的一线管理和技术技能人才,这就使得在人才规模和质量上,物流职业教育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还有就是行业企业对物流职业教育的关注越来越多,企业愿意为院校提供人才培养的顶岗实习机会、支持校企合作机制建立和实训基地建设等工作,为职业教育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不过,要想紧跟形势,把握机遇,迎来发展,我国物流职业教育的漫漫长路还要继续披荆斩棘。对此,任豪祥也提出了他的看法。其指出:目前,人们对职业教育还存在认识上的偏差,老百姓心目中,并不中意属于“蓝领阶层”的一线岗位;并且,职业教育行政办学特色明显,政府掌握资源过多,起的作用过于突出,形成的权利杠杆过大,使得很多院校没有把精力放在人才培养上,而是瞄准政府手中的资源,更在意财政支持力度、软硬件环境等,其天天忙着跑项目、向政府要钱;再者,行业和企业参与推动职业教育的积极性还有待加强和调动,需要进一步引导,以更好发挥其在职业教育中应有的作用。
为此,任豪祥提出了四点建议:一是大力宣传职教重要性,打通人才成长通道,消除人们的陈旧观念,不能说人才成长方式只能通过普通教育,还可以通过国家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高职衔接,贯通应用型本科、研究生等,以此打造职业教育的立交桥,培养职业高端人才;二是改善技能型人才岗位工作环境和从业待遇,我国一线操作岗位上的人员工资待遇和企业管理层人员的收入分配差距太大,在发达国家却大不相同,改善后才能让他们感到更有职业尊严,也能吸引更多人投身其中;三是要把职业教育推向社会,面向市场,要让职业教育院校学会在大海中游泳、搏击,指挥棒应从政府手中交给社会,让社会检验院校培养人才的质量,决定其生存发展,政策对院校也要一视同仁,民办的公办的,发达地区的欠发达的地区,都要公平;四是支持行业企业在职业教育中发挥更大作用,要为行业提供资金支持,政府应该购买行业服务,对企业更应资金和政策双支持,让其得到支持职业教育的实惠,主动支持职业教育发展。
最后,任豪祥对记者强调,搞好物流职业教育,其实是惠及国民经济和全体百姓的大事情。物流以往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但现在先进技术和设备应用增多,变成了一个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相融合的产业,这要求人才技能、素质越来越高。并且,物流一线管理和操作岗位还决定了物流产业的运作质量和效率,也决定了物流成本和费用的降低。眼下,我国物流费用大概占到GDP的18%左右,而每降低一个点,相当于节省4000亿元。一线员工素质高,效率也高,提高经济运行效率指日可待,物流成本费用自然也会随之降低。加之,高素质高水平员工可以减少货物损耗、安全事故等,最终受益的还是全体消费者。所以,物流业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物流职业教育和人才培养同样是重中之重,必须引起各方高度重视,这样才能惠及国民经济和各行各业发展。